放下掙扎.jpg

這本書是為了索取一中心的免費贈書,配合活動辦法,在官網上挑中的。或許是進入了成長的下行螺旋階段,內心舊有的恐懼與焦慮又翻騰了起來,想看看這本書能如何幫助我放下掙扎的生活?

 
這本書不到兩百頁,文字也淺顯近人,有不少段落讓我感覺優美,其中也講述了作者幾個奇特的生命經歷。雖然薄薄一本,但含金量頗高,對於靈性初入門者是不錯的引導書,對於已在路上的人,也有提醒已知之效,只是,就像許多的真理一樣,理解是容易的,但要真實的活出來,還需要有開放的心靈,與信任的勇氣。
 
書中所提到的七個方法:
 
一、與眾不同——我們所臣服的,是早在我們已知的一切,以及一切事物的理由,還有爭論背後就已經存在的真實生命。
 
作者在這個單元講述了他在徳黑蘭遭遇到警方威脅、生命堪憂的經歷,感受到內在的孤單,卻也在放下所有「身份」,所有生活的參考點都消失後,在等待自己有何下場的那段時間,竟感受到一種奇異的自由,感受到「我」的本質。
 
作者提到,健康的自我都喜歡受到關注,喜歡與眾不同的感覺,這沒什麼不好,也是因為人們精進自己的才能和技藝,文明才得以進步。但「謙卑」很重要,少了這個特質,人們就會過於認同自己的外在形象而顯現自大,而不知道自己的創造力或力量只是一種「管道」,屬於神的賜與。
 
二、完美生活——不論自己出現什麼情緒、情感,都願意完全接受,不做評斷,就是將慈悲施於有缺陷、懦弱的自己。
 
「西方文化充滿了『控制』、『決策效能』等狂想,盡力掌控自己的生活,改善自己的種種條件,是美國社會的神話。」
 
然而事實是,每個人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,都是很自然的發展。沒人知道在某些日常生活當中,為什麼就會發生我們所無法控制的事。於是作者引用一位徳語詩人里爾克的見解:「要讓生活發生在你身上。相信我,這樣生活就會是對的——永遠是對的。」
 
我們可以盡力照料、計畫、回應、處理,但無法控制。對於未來,能做的,就是對目前處境保持開放的心態。從緊抓到放手,這是最深刻的轉變。
 
三、意義與目的——覺知生命從自己身上流過,那麼生命就會充滿意義,充滿到不會發生意義和目的的問題。
 
「要照料自己的靈魂,不依循社會及宗教正統說法,還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源頭,這種自由卻非輕易可得。要在客觀、外在的世界尋求意義,不論內外,壓力都很大(深有所感啊⋯⋯)。我們的文化總是勸告我們要「成為」某種人物,而非單純的「作人」。」這段真的會讓人想到莊子,對吧?
 
我們內心都有一顆天命的種子,只是我們有沒有順從內在召喚,或能否感受到召喚,順著生命之流走。作者寫道:「我如今已學會對自己慈愛,知道只要是人就一定會犯錯。我和當年的納德拉一樣,開始對改變世界、改變自己越來越沒有興趣,但越來越懂得愛自己的悲傷、歡喜、做事沒有目的、得意。不論如何,大家都是在一艘進水的船上,不知要航向何方。每一次遺忘,都是重新記起內心深處超越一切意義及目的的東西。」
 
四、愛——這是一個使自己變為謙卑的過程,是一輩子的功課,沒有結束的時候。
 
「透視或是解除,因爲去除了我們「只關注自己」的疾病,所以會治療我們的心。我們不再只知道自己,我們會看見別人也有一些需求。我們的觀點在我們自己固然言之成理,別人的觀點在他也是成立的。這樣,我們看事情就會有脈絡,是一個大情景的一部份。只要能這樣看自己,就會發現自己「只是萬物之一」。
 
「理解人與人之間在心裡最深處是一體的,是歸屬於賦與我們生命的那巨大的身分。⋯⋯你可以一輩子耕耘內心之地,然後有一天不知不覺的打開心來接受了恩典。」
 
五、時間——我們只要把注意力維持在當下的現在,只要時時記得回歸當下現在的那種沉靜,那麼過去就會變成記憶庫資源。
 
「我們心理上的我,畢竟是按照時間在運作的。這個「我」需要感覺自己走在行程上,最後可以到達某地,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,只要有「到達」就好。⋯⋯這個我要是沒有在往哪裡去,就會不得不對當下這一刻感到恐慌,開始擔心自己不存在,害怕自己腳下會踩空。⋯⋯我們的文化非常固執,認為每個人都應該「做事」。我們要是怠惰下來,就會認為自己在浪費生命、浪費時間。」
 
「『做人』,其偉大的事功在於同時活在動與靜之間、時間與無時間之間。沉靜、開放、覺知,無所謂『到達』,事實上你也到達不了。你只能去認清做為時間之中心的『沉靜』早就在那裏。⋯⋯我們一旦開始每天都體驗到自己核心中『沉靜』,就連呼吸都會跟著輕鬆起來,日子過起來也開始不一樣。」
 
六、改變——緊要的地方在於我們容許事情發生,不論什麼事情都容許,而不找理由。
 
「永遠不可捉摸,永遠像萬花筒一般不停轉換的,⋯⋯我們的內心世界的念頭、情感、感覺也是一樣,變換不停,沒個統一的『辨識度』使之成為系統。」
 
我們都知道,唯一不變的就是「變」,然而當「變」發生時,我們還是會不知所措。與改變攜手而來的,就是「失去」,「失去」使我們的心破碎而敞開,也會對自己和世界比較慈悲。
 
接納與不反抗生命的變化,也就是臣服。
 
七、知道——我們可以做自己,安於自己這樣有覺知力,慈悲的「存在」,而不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麼人。
 
「問題和答案屬於大腦前額葉。存在無處可尋,卻始終在那裡。安於存在,就是自覺的,心裏清清楚楚地做自己。」
 
真正的「知」,往往是在念頭與念頭的隙縫中,從內心湧現,而非靠思考得來的。
 
結語:
 
本書揉合了「當下」、「臣服」、「存在」、「信任」等靈修性的詞彙和觀念,但內容十分生活化。提醒我們在為了生計奔波拼搏時,也別忘了關注自己的心,畢竟很多方面,看不見的才最重要。
 
(圖片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店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銀弓射手 的頭像
    銀弓射手

    銀色紀事

    銀弓射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